繁体中文|English

用科技连接服务|“物业管理进河道”模式初现成效

发布时间:2021-01-22 14:10:00阅读:评论:0

2019年9月12日,万物云【更名前为万科物业】接受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委托,为深圳市水环境提供体系化、科技化综合管控服务。作为一个初涉河道的“新生事物”,质疑者有之,鼓励者甚众。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以信任、开放、革新的态度积极推动这次合作落地实践,并提出创新口号“物业管理进河道”。

一年多时间,项目团队通过科技连接服务,高效完成了全市1467个小微黑臭销号建档工作,助力深圳市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并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用事实回应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华润、金地、中航等同行先后进入河道业务,开启新的赛道。

2021年1月21日,《中国环境报》对万物云的业务创新进行了专题报道,“河流水质治理长效机制”的创新正在被肯定和推广。

鼓励更是鞭策,唯有常怀感恩之心,不负客户期待。

以下为《中国环境报》报道

深圳创新河流水质治理长效机制

2021-01-21 作者:文雯

高清摄像头、微型水质监测站、测绘级无人机、多功能无人船、手持快速检测设备、智慧环保云平台……海陆空天地一体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

这不是科幻片,这是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落实市委市*部署,万科物业积极响应相关要求,引进精细化、科技化管理理念,在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中正在使用的高科技管控手段。

“物业管理进河道” 首创治水新模式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把治水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狠抓城市河流水体治理,实现了水环境历史性转折: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五大河流断面全部达标、河流水质全面提升,并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深圳市委市*也意识到,全面实现绿水青山和“长制久清”的目标需要“三分治,七分管”,亟需探索建立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019年9月,万科物业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要求,成功中标“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携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国首创“物业管理进河道”水环境管理新模式,采用“科技与人工相结合,巡查与监管齐并进”的手段,结合智慧环保云平台,以体系化、科技化手段实现对所有水体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的精细化实时动态管控。

“海陆空”立体监测 “网格化”精细管理

在河流水质科技管控工作中,管控的对象包括207条重点河流、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5000多个沿河排水口,其中全部重点河流要做到一日一巡一测。据万科物业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的负责人张晓鑫介绍,为了对河流水质进行实时可视化、全天候的监控,他们在全市主要河流布设了132套高清摄像头、122个自动监测微站,建立了含陆(人工巡查、手持设备)、海(无人船、微站、流量计)、空(无人机、摄像头)“三军”和一支“特种部队”(应急巡查)的全覆盖、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监测网络,全面采集水环境数据信息。

项目采用物业精细化、网格化的管理模式,结合深圳各大流域河流和小微水体分布特点将全市分为六大片区,组织300余人、60台手持快速检测设备,平均每日常态人工巡查里程超过1000公里,快速检测500余次,最大程度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应对水质污染反复性问题。河道管家杨炳负责深圳河湾片区,作为一个从业14年的物业管家,他快速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不变的则是物业精细化、快速响应的服务理念,“像管理小区一样管理河道,到河边去,到源头去,到时常发生排污的地方去,用脚步丈量大小河流。”

2020年8月接到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对于深圳湾沿岸排水口持续跟进的部署后,杨炳在本片区内立即成立了专项小组,对深圳湾沿岸排水口开展一日一巡一测,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新的工作任务,杨炳每天很早就带队对深圳湾沿岸每个排水口的实际情况进行摸排。“接到紧急的新任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时间急、任务重,但每一次都会尽快地熟悉每一个点位,确保任务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杨炳回忆道。

在摸清了深圳湾沿岸所有排口的实际情况后,新的困难又再一次出现。深圳湾沿岸大部分排水口受潮汐影响,需要在短暂的落潮时段内完成全部40多个排口的巡查检测,每天的落潮时段又会变化,甚至有时需要在凌晨完成任务,可杨炳依然迎难而上,并总结出一套巡查规则。

8月正是深圳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杨炳天天在一线,曾有人打趣他:“几天不见,你皮肤可是黑了好几个度呀。”面对这样的调侃,杨炳更是不放在心上,他只是琢磨着怎么能把工作完成的更加出色。随着深圳湾排水口巡查专项工作的不断推进,万科物业多次协助相关主管部门快速反应、精准溯源水质问题,深圳湾沿岸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智慧云平台闭环督办 高效组织工作新格局

在以往的河流治理和管理工作当中,因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各部门间信息和数据形成孤岛,影响了水环境数据和信息在水环境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构建了智慧环保云平台,结合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的实施开发了信息化管控平台,人工巡查、视频监控及自动在线监测获取的海量数据在信息平台实时传输、分析和发布,并与其他数据有效整合为大数据资源,实现了数据共享、深度挖掘,为数字化管控提供强大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海陆空立体监测网络和网格化精细化监管,通过PC端管控系统和水环境管理APP,深圳市水环境真正实现了闭环管理。一线网格员一旦发现沿河有“乱堆、乱排”问题,可立即通过水环境管理APP上传现场影像、位置和水质信息,系统平台会自动根据辖区转派给相应的主管部门联络人,要求对问题进行督办跟踪,待责任单位完成整改后,联络人通过水环境管理APP上传整改情况后,万科物业一线网格巡查员再次进行现场复核,深圳市管理部门对复核情况审核确认后方可关闭问题。

有了科技化设备、智慧化平台的监管利器,借助万科物业的专业管理优势,深圳市河流水质管控的各专项和应急工作也实现了高位统筹、精准落实,打造了上下联动、高效组织的工作新格局。其中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验收销号工作就是万科物业与相关部门携手完成的第一个专项任务,助力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小微黑臭水体非常分散,往往隐藏在房前屋后,每一个小微黑臭水体具体的地点都要逐个去现场拍照、核查,再一一确认并建档。每天至少走十几公里,晚上回去还要整理审核数据。”河道管家们对于销号建档任务记忆深刻。

据介绍,1467个曾经的小微黑臭水体分布在深圳市各辖区街道,包括了小区花园池塘、公园内湖、城中村沟渠、山林河汊等,排查确认非常困难,巡查队员形容这像是拓荒。

而这也只是验收销号的准备阶段,确认位置并完成全部点位的建档后才开始正式验收销号:巡查队员每天携带手持检测设备对定点水体状况进行监测,将水质数据、现场影像、感官描述、精准定位进行记录并上传,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后反馈给决策部门进行督办治理,每个小微黑臭水体都需要经过三次现场检测及一次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后才能完成验收并销号,否则就需要持续整改持续检测。经过两个多月戮力同心的奋战,2019年年底,深圳市终于实现了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面消黑销号。

“河道管理进社区”共管共享 开辟水环境管理新路径

在河流水质管控中,科技化手段的应用是取得成效的有力抓手,而“全民参与、共管共享”的机制构建则是长制久清的切实保障。利用物业管理城市覆盖度高、群众基础性好等特点,引导激励社区志愿者、环保义工等社会力量参与河流监管,能够促进市民对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支持,增强履行环保责任的意识,减少河道污染和污水偷排等行为。

万科物业在完成河流水质管控的同时,借助自身的社区文化营造经验,通过沿岸居民的巡查参与、环保宣传互动、信息反馈等多种互动举措,引导居民意识形态的不断提高,真实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成果”。利用市智慧环保平台“水环境管理”APP、万科物业线上对客平台“住这儿”APP、线下社区平台和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公众号等,开展线上线下公益宣传、组织志愿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共管共享,形成了*、企业、公众等多元共治的联动机制。

据悉,万科物业在笔架山公园举办的“我们的河流 ‘益’起来守护”亲子互动巡河活动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赏。一位参加了活动的小朋友说:“今天参加巡河活动真的很开心,虽然有些辛苦,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值得的。”据了解,在项目接下来的实施中,万科物业将继续践行“物业管理进河道,河道管理进社区”的创新模式,更多更好地开展各种环保公益活动,做好城市河流守护的宣传员,让“水清、岸碧”的深圳变得触手可及。

深圳市“物业管理进河道”水环境管理新模式的成功试行,得益于将万科物业30年服务沉淀的“对服务的数字化管理”、“对设施的精细化管养”、“对劳动者的高效组织”和“对社区的文化营造”等优势元素带入了河流水质治理领域,为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系统性水环境治理带来了新活力。

应用科技化促进河流水质治理长效机制,反映了城市服务精细化、科技化转型带来的升级成效,同时也是坚持*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的努力和实践。深圳市“物业管理进河道”新模式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市场化运作的水环境管理新路径,助力水环境持续改善,促进“人水和谐”、美丽河湖的建设,让群众拥有更多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组成员、副局长尹杰表示,万科是物业服务企业的个中翘楚,也是跨界环境领域的践行者,期待万科物业将河流水质科技管控经验应用到智慧河道运维、垃圾分类等城市环境管理业务中去;广泛宣扬生态优先理念,利用物业管理的群众基础,协助打造*、企业、市民多元化联动平台,不断培养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道德和绿色生活习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新方式。

来源:中国环境App

-关于《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是由国家生态环境部主管,中国环境报社主办,是全球唯一一张国家级的环境保护报纸,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直属的新闻机构。

文章来源:万物云城

 

 

 

粤ICP备16033500号 版权所有 珠海大横琴城市公共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Powerby GZMMDS

大横琴城资微信号

链接链接链接tv33.medy69.live丨亚洲永久精品WW4791入口永久免费wwwwww网站视频链接